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昆虫的叫法并不统一,同一种昆虫常有不同的名称,有时一种名字可能对应的是不同的昆虫。为了避免混乱,便于开展学术交流,科学家们制订了《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规定每一种昆虫一律按一定的方法用拉丁文命名,并在世界各国通用,这就是昆虫的学名。
一、昆虫命名法
说到命名法,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位重要的人物——卡尔·林奈(1707年-1778年),他是瑞典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和医生,也是瑞典科学院创始人之一。林奈奠定了现代生物学命名法双名法的基础,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也被认为是现代生态学之父之一。
最初的命名法规就是在林奈(1758)《自然系统》(第10版)中对生物命名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在过去的200多年中逐渐发展与完善,每隔若干年就可能要修订一次。
目前,我们对昆虫命名时要严格遵循最新修订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4版)。
昆虫物种命名一直采用 “双名法”,即昆虫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为种名加词(种加词),如菜粉蝶Pieris rapae。
菜粉蝶 Pieris rapae
在分类学文章中,我们还时常可以看到学名后加上命名人姓氏及命名时间,如细尤犀金龟Eupatorus gracilicornis Arrow, 1908。
“Eupatorus ”为属名,“gracilicornis”为种加词,“Arrow”是首次定名人姓氏,“1908”是定名年份。其中,命名人姓氏及命名时间通常可省略。
细尤犀金龟 Eupatorus gracilicornis
而昆虫亚种的学名是由属名、种名、亚种名三部分组成,也就是所说的三名法,如铜胸角头蜣螂泛绿亚种Deltochilum cupreicolle viridescens。
当我们鉴定一种昆虫,只鉴定到属而不知道具体种,我们可以在属名后加sp.或spp.,以表示某属1个种或几个种。
瘤叶甲 Chlamisus sp.
学名印刷时也要遵循一定规则,属名、种名、亚种名需用斜体,以便识别,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均小写,种名和亚种名全部小写。
黑点白珍蝶指名亚种 Acraea quirina quir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