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莓和草莓、桑葚的区别辨识
1、树莓
树莓是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 L.)落叶灌木(稀常绿)、半灌木或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的果实。该属植株的茎多具皮刺、针刺或刺毛及腺毛,稀无刺。叶互生,花两性,稀单性而雌雄异株;果实为由小核果集生于花托上而成聚合果,或与花托连合成一体而实心,或与花托分离而空心,多浆或干燥,红色、黄色或黑色,无毛或被毛。
2、草莓
草莓是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园艺栽培种凤梨草莓(Fragaria × ananassa Duch.)的果实。原产南美,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聚伞花序,花两性;聚合果大,直径达3厘米,鲜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3、桑葚
桑葚是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家桑(Morus alba Linn. )的果实。原产我国中部和北部,乔木或灌木,高3-10米或更高,胸径可达50厘米;雌雄异株,其花为单性;桑葚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花果,由多数小核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2-3厘米,初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3-5月,果期5-6月。
二、悬钩子属山莓、茅莓、黑树莓和覆盆子的形态分布
1、山莓
山莓(Rubuscorchorifolius L. f.),又名树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山泡等,除东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外,全国均有分布。
直立灌木,高1-3米;枝具皮刺,幼时为柔毛;单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单生或少数生于短枝上;花瓣长圆形或椭圆形,白色,顶端圆钝。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径1-1.2厘米,红色,密被细柔毛;核具皱纹。花期2-3月,果期4-6月。
2、茅莓
茅莓(Rubus parvifoliusL.),又名红梅消、藕田藨、小叶悬钩子、茅莓悬钩子、草杨梅子、蛇泡簕、牙鹰簕、婆婆头等,全国大部分地区皆有分布。
灌木,高1-2米;枝呈弓形弯曲,被柔毛和稀疏钩状皮刺;小叶3枚,在新枝上偶有5枚,菱状圆形或倒卵形;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稀顶生花序成短总状,具花数朵至多朵,被柔毛和细刺;花瓣卵圆形或长圆形,粉红至紫红色,基部具爪。果实卵球形,直径1-1.5厘米,红色,无毛或具稀疏柔毛;核有浅皱纹。花期5-6月,果期7-8月。
3、黑树莓
黑树莓,中文学名喜阴悬钩子(R.mesogaeus Focke),又叫紫树莓、莓子、短样刺泡藤、深山悬钩子等,产河南、陕西、甘肃、湖北、台湾、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攀援灌木,高1-4米;老枝有稀疏基部宽大的皮刺,小枝红褐色或紫褐色,具稀疏针状皮刺或近无刺,幼时被柔毛。小叶常3枚,稀5枚,顶生小叶宽菱状卵形或椭圆卵形。伞房花序生于侧生小枝顶端或腋生,具花数朵至20几朵;花瓣倒卵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基部稍有柔毛,白色或浅粉红色。果实扁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无毛;核三角卵球形,有皱纹。花期4-5月,果期7-8月。
4、覆盆子
覆盆子,中文学名掌叶覆盆子(学名:Rubuschingii Hu),又名华东覆盆子,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西。藤状灌木,高1.5-3米;枝细,具皮刺,无毛。单叶,近圆形;单花腋生,无毛;花瓣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白色,顶端圆钝;果实近球形,红色,直径1.5-2厘米,密被灰白色柔毛。花期3-4月,果期5-6月。
三、树莓的前景和覆盆子的药用价值
我国悬钩子属种质资源特别丰富,然而在园艺选种培育上远远落后于国外,现在栽培的园艺品种大多是从国外引进,这点实在令人汗颜。事实上,如果依托我国的种质资源,完全可以培育出更多优质树莓品种,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悬钩子属的果实覆盆子,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之功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栽培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记载和药用,并且名称繁多,《神农本草经·上品·果部》叫蓬蔂、覆盆等,其实古人在选用覆盆子入药经常出现同名异株现象,不过如今《中国药典》唯一确认的是华东覆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