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夏天,是我们多少人的噩梦,影响睡眠,破坏心情,更有严重还会因为其得严重的疾病,住进医院。我们很多人觉得蚊子吸血,只是把“吸管”插入血管中,饱餐一顿后,便拍拍屁股走人了,实际上,蚊子吸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相当于给人体做了一场微创手术。
蚊子由于自身结构和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造就了雌雄蚊子不同的习惯,其实经常吸我们血的是雌蚊子,雌蚊受精后便去吸人畜的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育产卵。雄性蚊子是不吸血的,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交配之后,雄蚊的使命就完成了,会很快死去。
那么问题来了,蚊子到底是如何让吸血的呢?
1、寻找血源
蚊子主要是靠气味寻找目标,寻找它喜欢的血液类型的。会“挑肥拣瘦”,专门寻找合乎“口味”的对象。蚊子在熟睡的人们的枕边“嗡嗡”盘旋时,依靠近距离传感器来感应温度、湿度和汗液内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所以雌蚊首先叮咬体温较高、爱出汗的人。因为体温高、爱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气味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类化合物,极易引诱蚊子
2、饱餐一顿
蚊子使用口器(六根针状、类似抽血用针的构造)来刺进人类的皮肤,吸取血液摄食。蚊子的口器有六根针,其作用也不一样,最外边两根针带有锯齿状花纹,是作为开路先锋使用的,用来划破心仪对象的皮肤,蚊子的口针非常尖利,厚厚的牛皮可轻易间被它刺穿。中间两根是用来清理吸血通道中的阻碍物质,为最后两根针做好保驾护航,剩下两根针,一根负责分泌唾液。其唾液含有蚁酸、抗凝血剂及目前成分不明的蛋白质(目前已知至少含15种),其中酸性物质是用来溶解皮肤表层的角质层;抗凝血剂则是避免在蚊子吸食血液时,血液突然凝固。第一次被咬时,身体不会有任何特殊反应。但从第二次开始,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释放出一种称为组织胺的蛋白质,以便对抗蚊子所带来的外来物质,造成皮肤发痒和红肿。这种刺激性感觉,乃是被叮咬者对蚊子唾液的一种过敏反应。而最后一根针才是蚊子最重要的杀手锏,前面五根都是起的铺垫作用,经过充足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开始饱餐一顿了。
通常蚊子吸血是一次吸到饱的,然后在消化。而且血液在进入蚊子的消化管后就会迅速的被吸收。除此之外,蚊子的唾液腺会分泌防止血凝结的物质(其吸血过程非常复杂和先进,并非是象人类吃食物一样吃到肚子里,蚊子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消化血液的复杂机体结构,就是把人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如红细胞 、粒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分别分离并经其独特生物化学机体的合成过程而变化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血液,直接进入其机体血液,这个过程已经改变血液的那种人类定义的血型。
蚊子为了要产卵所以会吸4~5天的血,所以他消化完后一定会再吸下一个 (他消化速度很快) 蚊子吸血吸一次大概是2~5毫克。 如果以家蚊为例子(家蚊的平均寿命约一星期) 每三十分钟吸一次血.一天24小时.他能活7天.一次又吸5毫克的血. 那蚊子一生可以吸1680毫克的血。一旦雌蚊吸血后,将会把血液贮存于消化管之中肠,然后逐渐消化吸收,卵巢在吸收血液中之养分后,卵粒逐渐成熟,在吸血4〜5日后产卵。因为雌蚊的一生吸血的量大约为为两毫克到五亳克,也是其体重的两倍,其中绝大部分是水及盐分